兩天一夜的【旅行台灣。感動100】的活動終於在一個歡樂的氣氛中落幕了。
這趟旅遊從收到Email到集合出發、再至旅行途中到鳥獸散終了都有著相當強烈的衝擊和感動,而這些部分不單單的只是在於台灣景色所帶來,背後更包含了主辦單位、參與人員、旅行夥伴一同組構而成的努力和付出,而我也相當的期望自己能為在電腦螢幕前的大家帶來這趟旅行中的省思、美好與感動。由於這短短的卅幾個小時實在發生了太多有意義及許多有趣(就是當局者苦、旁觀者樂的類別)的事件,所以我決定將這個系列作一個大約三至五篇的分享(依我腸枯思竭的程度而定)。
有省思的、
有芭樂爆笑的、
有景點的分享、
也有關於生態保護的呼籲。

但無論如何都是希望讓各位能夠體會到這塊屬於我們土地的一切,
所以可想而知的是『單車橫越澳洲』的這個以小說方式呈現的系列應該又會看似無限期的延後了,
但請大家可以放十二萬顆心,
那個部分一定會『龜』完,只是時間的早晚罷了。(因為快要喝西北風了~)

這篇就算是這個系列一個總結性的感想,沒有沈重的文筆(?),
只有一些直接的感想,或許還會不斷的修改,
但無論如何,可以安心的服用!

ps:最近幾篇沈重的文章果然嚇跑了不少支持者,一路從六、七百掉到一百出頭。哈哈~,非常感謝這些始終不離不棄的朋友們。有歡笑、有痛苦才是有趣的人生嘛!是嗎?

----------
(廢話的分隔線)----------


(通往小奇萊路上的疊疊山峰)

合歡山我去過幾次,
有聘原住民開車、有自己騎機車、有友人搭載,
有看過藍天綠草、有看過白雪䁗䁗、有看過霧裡迷濛,
但就是沒有跟團去過,尤其是與生態保護者及媒體相關工作者,
就是沒有在各個季節漫步欣賞過,尤其在春末初夏的紅毛杜鵑盛開時。
因為如此,這讓我更加的期待這一切即將碰撞出來的火花。

【台灣好基金會】是一個致力呈現、推廣台灣美好一面的組織,而這次的活動也就是由該組織所推促而成。

台灣是塊很神奇的土地,由於板塊的年輕而造就了多樣化的地貌表現。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台灣的美麗與珍貴,那我想旅行途中【荒野保護協會】人員『飄鳥』所說的『凝聚了赤道以北所有氣候的景觀』應該是不為過。

在台灣,
有雪、有山、有海、有谷;
多到不知從何選擇的水果種類、純樸寧靜令人嚮往的鄉村生活、時尚現代的國際城市、清澈見底不輸大堡礁的海水。
無論用哪一個角度、哪一個方向來看,台灣都是一塊寶島,無怪乎西方人會給予【福爾摩沙】的稱號。
而在另外一面,台灣的廿四個小時永遠都上演著驚奇,讓居住在當地的人民有著『選擇』的權利。

選擇想『吃』的料理、
選擇想『看』的景色、
選擇想『穿』的衣服、
選擇想『買』的店家、
選擇想『聽』的音樂、
選擇想『喝』的飲品、
選擇想『從事』的工作、
選擇想『作』的夢想、
選擇所有一切能夠作的『選擇』。



但,再美好、再便利都需要去體會、去珍惜,否則就如同對牛彈琴,失去了那存在的意義。

我們一大群人停留在所有人每每幾乎都會呼嘯而過的仁愛鄉,走進了屬於再平常不過的仁愛國小內,我意外的發現了屬於高山學校內的真誠和努力,坐在電視機前的原住民小朋友,個個眼神專注的看著螢幕中的超級阿嬤。校外脆綠色的草皮上,滿是掛滿了酒紅色的李子與青綠色的梅子的樹木,我拿起相機,除了希望能將大自然的恩典納入鏡頭外,索性的也把參與人員的動作當作是另一個畫面的捕捉。

如果我們住在仁愛,今天還會拿著越見精良的相機圍繞著這一切稀鬆平常的事物嗎?

我也是畫面中的一員。
我始終自認對這塊土地有著深厚的喜愛和尊重,但事實上我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從這塊土地當中得到不同的驚喜和了解,尤其是在這趟不同與以往的路途裡。

『習慣』和『熟悉』總是扼殺了自身所擁有的美麗與長處,長久下還更是對自己的短處和缺陷視而不見。我時時的警惕自己要避免陷入這樣的流沙當中,
但事實是,我沒有完全的擺脫,反倒是陷得更深。

我自以為是的了解這塊土地,還大言不慚的講得口沫橫飛。



走在合歡山北峰的步道中,我小心翼翼的在高山植物裡穿梭、獵取這些巧奪天工的一切。
  「哇~,老師,你還在這邊拍呀!我以為你和大家一樣都往山頂去了。」

徐仁修老師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創辦人。
所有人在花海流連忘返了近兩個小時繼續往山頂的方向前進時,他獨自一人的在花海中穿梭、享受著當下的快樂。

「攻頂交給登山社就好了,我們負責在這邊享受。」
「多美呀!已經來了這麼多次了,還是這麼感動。」
老師拿著相機捕捉著他要的畫面,嘴角的微笑和眼神的滿足不言而喻,他對眼前的珍惜與感動就像周遭漫山遍野盛開的杜鵑花般,那麼的具有無比的宣染力。

我坐在靠近老師約五公尺的紅毛杜鵑樹旁想著昨晚老師所說的一句話...



【真正的愛是沒有期待的】

這是多棒的一句話呀!
無論是對人、對事、或對物,有了期待就會有失落。
正所謂「癩痢頭還是自己的孩子好」,
希望他變好、期望它不學壞,有時只是一種慾望的轉嫁而不是愛。


因為低於期待,所以會有感於「XXX不好玩!」、「我白養了你」;
因為高於期待,所以會說「OOO一定要去!」、「這件事情幹的好!」。

我發現自己一直都對這塊土地抱持著充滿期待的愛,所以眼中所見總是灰濛濛的一片,哀鴻遍野。
希望它更好,卻從未多做些什麼,只是哀怨的憐憫這塊土地。而今,我卻從這句話當中重新見著了我對其一直有所忽略的魅力,鼓起了該做些什麼的動力和欣賞的情緒。



『美』總是存在於『真』與『善』後。
所以小孩子的笑美、
所以老人家的笑美、
所以病人的笑美、
所以大自然的一切美。

那是因為真與善,他們永遠沒有結束的變化,他們永遠在表達心中的情緒。
那一部分的缺陷,卻成就了最真實的美麗。

旅行在現今的生活當中像是一種炫耀,比路途、比國家、比花費,無一不比。
就怕輸了薪水的數字、輸了孩子的名校後,連出外旅行的經驗都輸。
似乎數字所表現出來的意義勝過於一切,即便無法用數字所能表達出來的一切,也都盡可能的量化。

人畏懼改變,每個人在一年四季當中都只能戴著武裝的面具在人群中過活、在世界中掠奪,在人群的世界中永遠都在追求不存在的完美。我們的成見總是藏在不深入的了解之中,不願面對失敗和醜陋的結果,而這樣的虛偽讓食物鏈中均存在的人類,卻成為世界中最不應該存在的物種。

我不斷的在旅行中審視的這些在地球中生存了數萬年的生命,是不是因為相較於億萬物種讓我屬於年少輕狂、幼稚的年齡,所以才如此的自大和滿足。

如果可以,我現在還能做些什麼?



合歡山北峰上滿坑滿谷的紅毛杜鵑讓我想起了今年撼動全世界的影壇的【阿凡達】,電影中如夢似幻的景色讓億萬人嚮往不已。
某篇社論曾對這個現象作了一個評論,主要的內容是描述現今的人在現實充滿壓力的生活中,因為找尋不到那些屬於生命的美好進而對這『烏托邦』式的地方神往。

愛美,是人的天性,
看見美的事物總會下意識的發出讚嘆,或是由肢體表現出那種喜愛的動作。
而捫心自問看看眼前(圖中)的那一切,任誰都會不由自主的說出:「好美!」

我相信這世界有【阿凡達】的存在,但不是在虛無飄渺的3D眼鏡中,而是活錚錚的跳脫在肉眼前。
我們在生活當中作了許多選擇,卻從未不選擇;我們太在意選擇後的結果,卻失去了不選擇的輕鬆和真誠。

每一處角落其實都有著美好、充滿魅力的故事,只是等待著被發覺、被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u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